期待着,期待与大自然的激情碰撞
期待着,期待自由发挥后的偶然
艺术处理不是固定不变的
个性使然才能让创作来得酣畅淋漓
远与近
深邃与奔放
视觉冲击在油画棒下不断地被创作着
这场景就是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工会2020年油画棒课的真实写照。

自我心中创造力的艺术天地都是人固有,但对于不是艺术专业的我们——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的老师们,不会轻易发现自己已经拥有的,把自然界的多彩,搬到画纸上时,将会唤起潜意识中隐藏的冲动,从炽热到恬静,或是从恬静到炽热,都在自己的油画棒创作中被拓展了,会让老师们更加了解自己内心深处被隐藏的部分,参加课程的老师们无不为之惊喜!
程老师在几节油画棒班之后发现,自己在绘制油画棒作品中,喜欢那些没有轮廓的部分,出现必须面对的有轮廓的物体时,会本能地拒绝。而面对混色时,只有追求到最丰富的色调时,才会有更多的满足感。
几次油画棒课程,罗老师发现自己对那些有具象事物的画面更得心应手,喜欢对比强烈的色彩,无意间丰富了自我认知。
参加油画棒班的老师,深刻地感受到色彩具有影响人的心理、情绪和感觉的力量。被诸多偶发的烦心事打扰了一个上午的郭老师,在第一节课,教学老师指点画白色小花的时候,改成画深紫色小花。郭老师所有忧郁杂乱的情绪都随着小紫花在纸面上的绽放而散去。这节课之后,郭老师专门在此作品背面记下创作时的心境:在一地鸡毛中开出的两朵雏菊。在之后的几次课中,郭老师发现自己在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过程中,都能够通过油画棒的涂涂抹抹,尽情释放自己当天的情绪。

上课老师的感受,正如英国学者PL格列高里曾在《视觉心理学》说过的那样:“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——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,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”。配色中微妙的差别,以及油画棒的着色处理方式,画面传递给受众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。

油画棒课的授课老师是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的王娟老师,她有专业绘画的背景,最近一年对油画棒的专研很刻苦,只要是下班的空隙,有机会就会琢磨着怎么绘制一副充满艺术特色的油画棒作品。她总结了一条很重要的造型练习规律:眼睛观察到的内容,用大脑分析对照,让油画棒的创作老师深刻感受最为强烈的那个形状,最后把它用线条勒出来,特别强调用“勒”这个字。王娟老师就把这一条自己总结出的规律指点班上的老师创作作品:上课的老师们用自己的笔画画出线条,然后这根线条化作绳索去寻找所画之物的轮廓,紧紧卡住它的关键点,使之升发成充满个性特色的作品。
因为任课老师需要在1个半小时的午间工休时间里,对全体参加油画棒课的老师进行辅导,所以这次开设的油画棒课实施小班制,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掌握技法,并在一节课中创作出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。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工会还将持续在以后的学期内开办此类课程。